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9 (第1/4页)
奥匈皇帝在此时进行的公开访问无疑是给北洋政府打了一针兴奋剂。 为此新任国务总理王正廷和一干北洋政府军政首脑专程代表段祺瑞到天津港去迎接奥匈皇帝的到访。 作为第一个对中国进行正式访问的西方列强国家元首,李海顿自然受到了中国官方和民众的热烈欢迎,而且奥匈皇帝访问的目的报纸上也介绍得很清楚,说白了就是很中国撑腰,警告苏俄和日本不要轻举妄动。 李海顿在总统府与段祺瑞进行过两次会谈,一次是正式的会见,一次属于私人会谈。李海顿对段祺瑞还是抱有一定的尊重,虽然他也玩弄权术,在政治上勾心斗角。但总的来说,他属于那种有气节、有cao守的旧式军人,相对而言,早年留学德国的经历使得他比较注重民意,也注意自己的名声,这点和北洋一些毫无节cao的将领们截然不同。 作为一名政府总理,段祺瑞从未对国家的经济建设产生过任何兴趣,但却从不干涉财政、农商、交通等部门的决策,所以在他执政期内,国内经济和工商业照样在快速发展。虽然他不喜欢民党,但在他主政期间,民党身份或是反对派阁员却占了内阁成员的半数,当然最重要的陆军部他始终是掌握在自己手上。 其实若不是李海顿在欧洲帮北洋政府装备和训练的华工军团,段祺瑞甚至没有自己的嫡系军队。 奥匈外交大臣施特尼格应邀在北京大学和天津北洋大学作了《亚洲的和平》和《进步中的中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