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四十二章 代价(求票票和收藏) (第2/5页)
们一个月的收入刨去各种必要的开销,其实也不多。陈小二倒是稍好一些,毕竟与朱老茂相比起来,有着家世渊源的他已经在影坛上小有名气,也赚了一些钱。 “钱?我不要!”方明远的回答大出三人的意料之外。 后世中,一直到世纪末,华夏国内出品的好歌拢共也就那么十来首,与流求、香江那层出不穷的歌曲相比起来,十几亿人口中出的好歌的比例简直令人无语。 其原因从《十五的月亮》十六元一事上就可以看出端倪。据说,当年那首著名的歌曲《十五的月亮》,词曲作者的稿酬就是16元,这是方明远后世在一个报道里知道的。即便在那个年代里,十六元也绝对不是什么大数目,和那位唱了这首歌而大红大紫的“明星”所获得的报酬和名誉相比起来,恐怕不及万一吧。到底华夏国内一首歌的词曲作者的报酬是多少,方明远上一世也并不是很清楚。但至少知道没有几个作曲作词的人发了财,倒是不少“歌唱家”们都成明星了,年收入数以千万计。这样巨大的反差,又怎么能够令那些词曲作者们有着足够的创作动力? 这三个小品,现在要是卖给朱老茂和陈小二他们,撑死了也就千八百元,而且这还得说是陈小二他们出了高价。可是现在已经是八四年,再过区区的几年,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演艺界的收入将大幅度地攀升,到了那个时候,一个能够令人登上春晚舞台并且迅速走红的剧本,其价值可想而知。 “陈叔叔,朱叔叔,说实话,这三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