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431章 (第1/3页)
这次试菜是在鹿鸣涧的后厨进行,由鹿鸣涧的几位掌勺师傅来试菜,刘掌柜在一旁守着。 而后厨男人多,林漾就不方便来,她在二楼一边喝茶一边等。 凌一总共带来了两种油,一种是大家见过也吃过的菜籽油,另一种则是她种植的大豆榨出的大豆油。 江源县寻常人家很少吃炒菜,因为油贵,柴米油盐,属油和盐最贵,盐还好说,有官盐顶着,可油就不一样了,由于技术受限,常用的芝麻、油菜出油率都不是很高。 所以县里的酒楼、饭馆若是有炒菜,都比较贵,菜式也少。 还有逢年过节一些穷苦人家会用肥rou炼油,比如猪油,猪油的作用还很多,凌一打算用来制造肥皂,所以不考虑用它炼油。 江源县很多酒楼都用芝麻油,香确实香,但做炒菜总不如菜籽油。所以当地酒楼炒菜少,多炖菜蒸菜等。 鹿鸣涧从倒闭到振作,关键点就是她们背后换了老板。 林漾买下了鹿鸣涧,又从老家请来了几位老师傅,凭借老家那边出色的榨油技术培养出来的厨师,靠着比别家更多的菜式,总算是让鹿鸣涧起死回生。 而凌一,则为鹿鸣涧带来了更多的招牌菜肴。 她带来的大豆油初闻有豆腥味,但经过高温爆炒后,很容易激发出食材本身的香味,不失口感的同时色泽又更加明亮,一道菜色香味俱全。 本来鹿鸣涧的几位老师傅打算自己上场,让凌一把菜谱说出来,他们照做就行。 不料凌一直接拿出食材,借鹿鸣涧的后厨,给她们露了一手。 凌一拿出了自己拿手的五道菜,全部都是炒菜,因为她知道鹿鸣涧乃至整个江源县的炒菜都很少,所以她给出的菜谱必须得是能让鹿鸣涧压过其他酒楼的杀手锏。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