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章兄终弟及 (第1/8页)
秦王的特殊情况在于,帝系出自于秦藩。 这种尴尬,在东汉时也有。 汉光武帝刘秀是汉景帝之子长沙王刘发的后裔,末代长沙王虽然被王莽废了,但后裔却留了下来。 刘秀不得不捏着鼻子封刘兴为长沙王,后来废黜为临湘侯。 这就不得不提到东汉初年对待西汉宗室的策略,所有的前朝藩王,全部都从王贬为侯,勉强算是保存了体面。 所以东汉的藩王,基本上刘秀的后裔。 东汉这么做,也是不得不为之,藩王太多了,推恩令可造就了不少的藩国。 但到了绍武朝,情况反过来了。 处于宗室最顶端的亲王,直到如今也不过三十位。 换句话来说,十七帝,留下的上百皇子,除了继承皇位的那支,其他成年而又留下子嗣的,只有三十人。 而郡王达到了数百位,将军无数。 所以,保留亲王,贬郡王,就成了理所应当的事。 亲王们尊爵享禄而不外封,宅府在京城,免得外出祸害百姓。 扯远了,秦藩近三百年历史中,王位传承却非常艰难,大宗屡屡绝嗣,以至于亲王世系发生转移多达六次,这是有明一代藩王之中绝无仅有的一个记录。 这让内阁四人担忧起来。 要知道,嘉靖新政,宗藩条例大改,继承权大肆降低,即使如此,哪怕宗室人口最少的肃藩,也有5位郡王,最大的周王则是四十六位郡王。 而秦藩呢?只有一个永寿郡王。这还得追溯到初代秦王的第五子。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