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六十二章文殊菩萨大皇帝 (第1/4页)
稀疏的小雨打湿了玉泉山,徘徊在山下春意盎然,悄然浸透了两位大喇嘛的心。 对于皇帝的诚意,无论是达濑和班婵,都是极其满意的。 法王不必说,大明在高原上的一惯cao作,乌斯藏的法王数不胜数,而对于达濑和班婵,这两个蒙古加臧式名称的承认,直接奠定了他们在雪区和蒙古地区的领导权。 不巧,如今的乌斯藏、青海、漠南蒙古地区,都是由大明皇帝统治。 两位喇嘛也投桃报李,如往一般,尊崇绍武皇帝为“曼殊室利大皇帝”。 意为,文殊菩萨大皇帝。 即,大明皇帝是文殊菩萨在民间的轮转化身。 这是早在元世祖忽必烈时期形成,在明成祖朱棣时期正式成了传统,明清二朝一贯继之。 在乌斯藏这种宗教氛围浓厚的地区,文殊菩萨大皇帝的称谓,足以让大明皇帝与达濑、班婵平等,纳入统治也是极为方便的。 即便是固始汗,也不敢僭越这种称谓。 因为按照格鲁派的观点,达濑喇嘛是观世音菩萨的化身;班婵是阿弥陀佛的化身。 加上大明皇帝,那么人世间的活坲,就有三座。 而在臧区,之所以达濑地位高于班婵,无外乎达濑地盘在前臧拉萨那里,而班婵在后臧日喀则地区。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佛教也是如此。 而京城,也同样因为这两位活坲的到来,陷入到了一种狂欢之中。 神现于世,莫过于此。 皇帝并没有阻止。 乱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