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流启明(大明世祖)_第二十三章蒙古贵族体系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十三章蒙古贵族体系 (第1/8页)

    经过大半个月的准备,在7月初,銮驾从玉泉山出发,上万京营保护,缓缓地向着东北方向而去。

    本来想着沿长城而向东,但考虑上一路上补给不利,所以大队伍先抵达顺义、再经过怀柔,密云,然后再到达密云后卫,也就是古北口所在。

    这一路上的行程,不过两百里,但由于皇帝随行,日行不过三十里左右,足足走了七天才抵达。

    随后,整个朝廷就出了塞,去往喀喇河套,即承德城。

    距离长城约莫八十里。

    这里是通往察哈尔的门户,再加上地处小河套,土地肥沃,水草旺盛,引得大批的牧民驻扎。

    形成了半牧、半耕的特殊情况。

    许多商人们出塞,也经常到承德停下歇脚,补充粮食和物资。

    承德的位置着实不错,处于华北和东北两个地区的连接过渡地带,地近京津,背靠蒙辽,更关键的是夏季温和,秋季凉爽,是避暑的绝佳之地。

    而有幸在此驻扎的牧民,基本上都是汗部。

    即,从察哈尔部分离的牧民,由朝廷直接统领,并不隶属于任何一个贵族。

    这也就意味着在奴隶制的蒙古草原,汗部享受着最轻的赋税,甚至是没有,徭役也等若于无。

    而各种好处也应有尽有,尤其是在政治上。

    例如,京营招收骑兵,第一选择就是来到汗部,剩余的一些边角才轮到察哈尔部与绥远诸部。

    最典型的,就是侍卫司挑选侍卫。

    筛选一些侍卫,基本上都是汗部,其中特权让人羡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