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九十三章 战神之星 (第1/5页)
在二十一世纪最后十年,限制科学家在量子理论领域继续研究的是经济问题。 有趣的是,到了二十二世纪的第二个十年,推动科学家在量子理论领域大发展的也是经济问题。 准确的说,是经济发展需要。 到了二十一世纪末,人类已经完成了在地月系里的殖民工作,不但建造出了环绕地球的轨道城市,还在月球上开辟了可供上千万人居住的殖民地,并且开始大规模的开采月球上的资源。 进入二十二世纪,人类的足迹首次踏上了火星。 可以说,这是晚来了近七十年的宇航创举。 早在二十一世纪三零年代初,中国、美国、欧盟与俄罗斯就提出登陆火星,而且开始了各方面的准备工作。比如,美国研制出了世界上推力最大的运载火箭,能够一次把一百五十吨货物送到地球转移轨道上。在此之前,中美欧俄都在培养火星宇航员,比如开展了全封闭训练。 当时,中美欧俄把登陆火星当成了国家意志,特别是中国与美国。 说白了,在中美冷战巅峰时期,登陆火星绝对是一个国家实力的象征,两个超级大国都不甘落于人后。 为此,中国在二零三零年,就向全球招募了三十位“宇航自愿者”,让他们在完全与外界隔绝的情况下生活一年的全封闭训练。主要就是,飞往火星的旅途,最少也要一年,在此期间宇航员完全与外界隔绝,最多只能通过电话与地球联系。因为受到技术限制,第一批登陆火星的宇航员肯定不会很多,也许只有两到三人,所以在如此漫长的封闭环境中,宇航员的心理肯定会受到严重影响。如此一来,就得首先就对对人类在全封闭环境下的精神状况进行研究。 有趣的是,当时资源参加的三十人中,有二十二人是潜艇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