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八十八章 科技大爆发 (第1/5页)
这个人,就是中国籍美国科学家斯蒂文-罗素,而他还有两个特殊身份,即陆雯唯一的宇宙社会学学生,以及陆雯的孙女婿。 罗素的父母是环保工作者,大战爆发的时候,他才七岁,跟随父母旅居新西兰。大战期间,罗素跟随父母去了十多个国家,在大战结束的时候来到中国,并且定居下来,在成年后加入中国国籍。在大学的时候,罗素学的是社会学,毕业后加入陆雯的科研机构,专门跟随陆雯从事宇宙社会学的研究工作,并且在二零七四年与陆雯最小的孙女结婚,成为了陆雯的孙女婿。 陆雯去世后,罗素担负起了宇宙社会学的研究工作。 二零八二年,罗素提出了一个非常有名的观点:科技大爆发论。 事实上,这个观点并没有什么创新之处,因为在人类的历史上,出现了好几次科技大爆发,最近的一次就在二十世纪初,所产生的结果是把人类带入了核能、电子、信息化与基因生物工程学时代。在二十世纪一零年代之后的一百年里,人类所取得的科研成果、以及由科技带动的生产力大发展,超过了人类文明在此之前一万年的总和,把人类文明推到了一个崭新的高度上。 只是,对于科技大爆发的定性解释,还是罗素提出来的。 按照罗素提出的观点,人类的科技水平,有一个较为简单的衡量标准,即利用外界能量的水平。工业化时代之前,人类能够利用的是人力与畜力,即从事生产的主要能量主要就来自人力与畜力。工业化时代,人类开始利用化学能,并且让化学能成为了从事生产与生活的主要能源。核能时代,人类掌握了原子能,并且开始用原子能从事各类活动,其能源利用效率比化学能高得多。 当时,罗素还提出了另外一个极为重要的观点,即人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