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千三百一十一节 皇帝,你有几个校尉? (第9/10页)
自古以来,只闻有百姓犯法,官府责之,官吏犯法,大臣刑之,大臣犯法,天子罚之。 何曾有闻,天子有法,且天子犯法,也要受罚、受责、受刑? 但仔细想想…… 很多侍从将官的眼睛都亮了。 内心深处更是按捺不住的激动起来。 因为,延和后,天下舆论解禁,民智大开,思想领域的斗争与争夺,尤其激烈。 特别是随着黄老学派、法家、墨家等百家归来,与儒家展开大乱斗。 儒家内部更是斗成一锅粥。 于是,出现了‘我注诗书’的思潮。 有良心的‘经义发明家’遍地开花,各种真真假假,假假真真的先贤之义,也随处可见。 但,这些都是些杂音和表象。 真正占据主流的,依然是学术和思想层面的辩论与交锋。 孔子讲忠义,孟子曰仁恕,韩非子说五蠹,论以法为教,老子谓之无为,墨翟以兼爱、三表。 但忠义是忠君、忠天下还是忠社稷呢? 仁恕是仁恕百姓、贵族还是所有人一律平等? 以法为教,怎么教? 无为究竟该怎么有为? 兼爱,兼的是谁,爱又如何定义?三表法说的三个原则,又该如何定义?到底古之圣王都是谁?他们又怎么说的?到底天下百姓和士民,如今又需求什么?如今天下有那些利弊? 每一个人都有不同的看法,每一个学者都有自己的想法。 受到这些诸子百家思潮的影响,汉家高层,特别是顶层的贵族中的精英,脑海中的某些地方,其实早已经生出了大逆不道的念头。 最典型的莫过于,张越前不久连发《论君》三篇。 但天下大儒和长安贵族,特别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