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分卷阅读252 (第4/4页)
说来明之一朝有名的木匠皇帝朱由校也是个无心于政务的皇帝,可明朝为什么没有亡于他手呢?仔细想想,差别只在于为他们做事办差的大臣。讲真,宋徽宗这货挑选执政大臣的眼光真的挺有问题,标准的只看颜值才学,不看品德。 可以说能站在朝堂之上,并且有一定话语权的大臣长得都挺不错。如今已经及冠的季言之,他的相貌更是出类拔萃,鲜有人抵。而且托好相貌的福,即使季言之为相多年,办乐不少利国利民的事,人们首先注意到的还是他世间少有的好相貌。 这看脸忽略他本身才干的事,真的让季言之郁闷无比,不止一次的想发出呐喊,劳资是靠才华上位的,不是靠颜值啊! 扯远了,总之在季言之准备颁布降低农税,提高商业税的时候,出了一点点‘意外’。严肃的说,用意外来形容辽人马植夜投献灭辽之策的事并不恰当,但不可否认,辽人马植的出现,还是稍微打断了季言之关于未来的布局。 季言之稍微调整,就和蔡攸一起见了马植。 马植见了深受宋徽宗信任,权倾朝野的首相、次相,和历史上通过童贯举荐,面见宋徽宗时所说的话一模一样,都是不打丝毫含糊的献计让宋派遣使臣自登州、莱州渡海到辽东与日益强盛的女真结盟,共举灭辽大计… 蔡攸听了此献计久久不语,显然在思索利弊… 季言之听了却是满满嘲笑:“你真是辽人?” 马植心一惊,故作不解的问:“西门大人此话何解?可是植之献计不妥?” “不妥?肯定是不妥,而且是大大的不妥!”季言之收了嘲讽,声音却更显冷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