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明_第一百四十八章:意图到底是什么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四十八章:意图到底是什么 (第1/7页)

    宣府军大营的中军帐内,魏知策见张诚正微笑着鼓励自己继续说下去,便又开口接着道:“大帅,末将斗胆建言,当紧急赶制一批棉布药包。”

    张诚闻言不由沉吟起来,而桌前的各将也在议论纷纷。

    他们互相为此争执不下,对于丝绸药包自是有支持者,他们言:火炮之犀利,首在速度,次在安全,无炸膛之虑,将士安心,打得才能即准且快。

    而反对者自也是大有人在,他们的理由也很充分,大炮一旦打射起来,那一颗颗炮子,以及发射用的药包,可是数不胜数啊。

    这还没算上火炮打制、炮手cao练等等先期投入,丝绸本就是昂贵之物,现在每日烧去数百的丝绸药包,可想而知,到大战之时,那花费该多么巨大?

    张诚沉吟良久,这丝绸药包虽然成本高,使用开来花费大了一些,不过。毕竟是代表了未来炮兵的发展方向。

    宣府军在军事技术上,一定要走在这个时代的前列,为了更快的胜利,为了尽可能的减少军队伤亡,该投入还是要投入,不能图省银子。

    想到这里,张诚迎着魏知策的目光,说道:“丝绸药包优点多多,怎可弃而不用?

    难道就为了剩下那点银钱,转而回头再用棉布药包,不惟我大炮打得慢了,炮手们也会担心清膛不净,引起的炸膛。

    既然事实已经证明,这丝绸药包确实比棉布药包为优,我军炮营就使用丝绸药包,这个钱省不得的。

    正是我军的丝绸药包和鹅毛引药管的使用,省去了清膛、装引线等诸多环节的工序,如此炮营才犀利起来。

    这就是技术的先进性,你等要知晓一件事,那就是不可为了省下几两银钱,而开起历史的倒车,那是极其错误的,此例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