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1031.悠悠岁月(48)三合一 (第1/15页)
悠悠岁月(48) 捡破烂这事吧,叫人咋说呢? 赚钱吧, 肯定也赚。 但真的靠这个发家的, 到底只是凤毛麟角。一个老太太,想靠着这个赚钱小钱, 倒是能的。 对于一个从那个年代过来的,捡破烂可没什么丢人的。像是老二他们, 小时候还捡过人家扔了的红薯皮吃呢。知道挨饿的滋味, 知道受穷的滋味, 面子这个事,那真就不叫事。 林雨桐皱眉道:“妈,您大概不知道, 人家那捡破烂的老两口,一定是本地人。要不然人家警察为什么不找人家就找你呢。您这样的, 就是警察要找的盲流……” 盲流? 金大婶差点跳起来,“我就是来捡个破烂, 咋就流氓……盲流了……” 对她来说, 这盲流和流氓不是分的很清楚。 有个被称为是‘流氓’的儿子老三,她对这个词特别敏|感。 林雨桐就跟她解释, “为逃荒、避难或谋生, 从农村常住地迁徙到城市、无稳定职业和常住居所的人们, 称为盲流入人口,简称"盲流"。您这是为了谋生, 从农村迁徙到城市, 没有稳定的职业, 也没有常住居所,您不是盲流人口是什么?” 把自家这地方也是金大婶的家直接给忽略过去了。 金大婶的心放下了,“哦!不是流氓啊!那就行了。盲流怎么了?挣钱嘛。” 林雨桐又说了:“那您说警察为什么要把您带去派出所?”然后她掰着手指给说,“50年代初期,每年都有大量农村人口因贫困流入城市,1953年4月,国务院发出了 《劝止农民盲目流入城市的指示》 ,首次提出了"盲流"的概念。1956年秋后,农村人口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