敛财人生[综]._961.重返大清(66)三合一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961.重返大清(66)三合一 (第1/14页)

    重返大清(66)

    送走九福晋, 林雨桐才找机会跟四爷说,“商业税上, 我觉得咱们还得更上心一些。”

    四爷重农, 重工,但却从来没有抑制商业。

    他甚至鼓励商人走出去,需要商船, 这个可以有,朝廷有船厂, 你只说要什么型号的,咱们卖给你。担心安全问题?这个不需要。咱们的水师正好跟着出去练练, 彼此正好有个照应。

    例如九爷的商队, 货物运出去, 除了带回来真金白银宝石药材及其他货物以外,也总是腾出一两艘船来,干嘛呢?运粮食。从外往里运。

    这其实是帮了大忙了。尤其是帮了八爷的忙。但凡有个灾情, 有时候你就是能筹措来银子也没用, 上哪买粮食去?九爷要是带回来的全都是舶来品, 赚的银子当然是更多的。但相比起银子,物资储备才是关键的时候能救命的玩意。后来又添了军备粮库, 九爷就跟蚂蚁搬家似得,一点一点往回倒腾。

    四爷没特意跟九爷说过这事, 八爷也没专门上门去求过。但是九爷还都是默默的做了。至于说为什么不大量的从海外收购粮食运回来的事, 这个不能苛责。问题是九爷现在跑的都是周边小国, 粮食本身就难以自给自足。每次回来都能倒腾这么多, 实属不易。这要是收购的多了,该引起对方的警觉了。所以这么细水长流的,在九爷现在看来,就挺好。

    商人都精明的很,这个跟国籍无关。九爷赚没赚钱,这个谁都看的见。于是船厂的生意要是不扩大规模的话订单都能排到十年以后去。而今年,最大的不同还不是想要走出去的人多了,而是走进来的人越来越多了。没看见这次各个属国都派了使臣前来吗?这在以前是没有的事。如今的使臣是常驻的,而之前的都是有事才来。不是上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