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九三节 皇帝很闲 (第3/4页)
才三贯钱,学徒不要钱。 而且高丽工人不听话可以打,使用高丽王给的鞭子打死也不用担责任。 “哈哈哈!”一位瓷器商会的长老放声大笑:“先投十万贯,开一百个窑口,这事能干。” “小气,我们均窑盟投一百万贯,正好有地方让二等匠练练手。” 窑中的长老们很清楚,这是大规模生产消耗类瓷器的窑,要的就是制作的快,烧的快。要的就是人工消耗大,但瓷器的价值低廉。 正好,可以借这个机会让自己的窑口转型。 主窑只负责高价值的精品,这里是培训低级工匠以及学徒练手的地方,可以说一百口这样的瓷瓶窑也比不上一口钧窑茶具精品窑口的价值产出。 此时的汴梁城,民在为改变而忙碌。 农家牛便宜了,有田有地的,肯定要买牛换新犁。 商人们就是忙的快忘记自己姓什么了,生意不好的时候心里苦,生意现在好的不得了,心里也苦。 朝堂之中官员们也在忙。 因为张齐贤回来带同毕士安,所有五品以上的官员都可以感觉到,将会有巨大的改变出现在时常上,每个人都在小心翼翼的选择着自己的位置。 最不忙的只有皇帝一人。 此时的皇帝,满脑袋只有一个念头。 造人! 很辛苦,皇帝已经为这事忙了三个月,有时候在去过某妃子的宫里之后,半夜假借想到有公务要处理,还偷偷去了刘娥宫里。 就为了一件事。 造人。 为什么要造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