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分卷阅读139 (第4/4页)
名,以考生资质而论,没有定数,向来主张宁缺毋滥。 三甲之间就像有一道不可逾越的鸿沟,自来降等容易跃甲难。秦家二郎怎么就偏偏做到了? 不仅坊间议论纷纷,就连秦修的亲娘纪氏都心存疑虑,“夫君,你说官家是不是看在长公主和郡主的面子上才点了苏小公爷和咱们二郎为状元和探花?” 秦三叔啧啧嘴,“苏小公爷我不确定,咱家那小子八成是。” 纪氏摇摇头,“要我说,是十成。” 夫妇两个对视一眼,双双点头——对于这一点,他们相当自信。 作者有话要说: 嘿嘿嘿……作者菌牙疼得想撞墙,每天就是吃了药睡觉,怠慢大家了~~ 呐,今天去拔牙,只有这一章了~鞠躬! 第79章 9.16 秦三叔和纪氏猜错了, 苏泽和秦修的名次都是凭本事得来的。 苏泽能高中状元, 是因为他确实有真才实学。 当然, 如果说和家世一点关系都没有也不准确。因为有显赫的出身他才能获得强大的资源。 在启蒙之初,安国长公主便为他延请名师, 文武兼修。十岁起, 长公主带他游历南北, 见识风土民生。十六岁苏泽已走遍中原各路, 并以大昭使臣的身份拜会过大理王。 这样的才学和见识就连某些官吏都不能及, 更别说那些死磕书本的普通举子。 所以苏泽的状元实至名归。 相比之下,秦修就有那么一丢丢幸运加成了。 近来各地属官屡有上书, 言说当地商人联手哄抬物价,以至市场混乱,且屡禁不止。官家颇为忧心, 这才在本次殿试中出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