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245章 东瀛风云 (第1/5页)
《佐渡岛密约》,一方是足利家时的签子花押,一方是大汉佐渡岛提督刘喜的印鉴,一式两份,刘喜不敢擅专,将他手上的一份送回了琉球。 例行朝会上,楚风把密约文本扔进了垃圾篓子,对佐渡岛的使者说:“倭人豺狼之性反复无常,一切都只能用实力来说话,一纸空文,我不要。 对付倭人,咱们什么仁义道德国家信誉全都抛开,就四个字:不择手段!刘喜不是做过混混吗?告诉他,把混混诈唬羊牯的手段,给我用到倭人身上!” 用流氓手段对付倭人?法部长文天祥想笑,不过仔细一想,还真是这么个理。“陛下说的是。倭人畏威而不怀德,唐高宗朝,倭人助百济、高勾丽与我天朝为敌,朝廷多次晓谕,他全不放在心上,反而愈加猖狂;及至白江口一战,唐军打得他折戟沉沙,倭人不但不恼,反而派遣唐使、留学生到大唐来进贡、学习,正是反复无常,全无廉耻。 等到盛唐衰败、本朝南渡,我天朝艰难之时,倭人便不来朝贡,反在东海上劫掠过往客商。臣往日在临安,闻得高丽、大宋海盗不过求财,只那倭人海盗最为凶残,劫财之后必然害命,果是陛下说的豺狼之性。” 楚风点点头,心说你们这个年代,还只知道白江口之役,后世还有丰臣秀吉侵朝、甲午海战、九一八事变、七七事变、南京大屠杀……文天祥总结的“畏威而不怀德”,真真是倭人两千年民族性的最高总结:白江口之役,当世无敌的唐军打得鬼子满地找牙,之后日本遣唐使的规模急剧扩大,全面学习盛唐文化制度;万历三大征之援朝抗倭,大明天兵打得日本战国的名臣宿将们灰头土脸,“太阁”丰臣秀吉因失败而活活气死,这个岛国立刻引入理学心学,开始了幕府二百多年的儒化教育;二战期间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